top of page
媒體中心
新聞稿
主席王紹基:大灣區鋪路搭橋 港青大有可為
(詳細請點擊圖片閱讀)
為了讓各界更好地了解「十四五」規劃綱要,中央特意安排由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率領的宣講團來港,透過多場會議,向各界包括特區政府高官、立法會、工商金融界、青年團體等介紹國家「十四五」規劃內容。其中,黃柳權副主任在公開大學(現名都會大學)與青年交流時表示,未來國家將提出更多有力政策措施及資源,支持本港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。他在總結行程時更特別指出,感覺到香港青年的新希望,與會青年有共識,對國家未來的發展感到驕傲、自豪,也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對香港自身的發展增強了信心。
中央宣講團在緊密行程中特意設立青年專場,反映了中央對於香港青年的重視和關顧,期望通過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抓手,為香港青年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。
中央一直關心香港青年的發展,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要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台、多搭梯,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、就業、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,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。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,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香港青年鋪路搭橋,解決他們學業、就業、創業的「三業」問題,為青年成就自身、貢獻國家提供一個最好的舞台。
黃柳權副主任在介紹中指出,近年來國家已出台24項鼓勵措施,便利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,主要包括讓港澳居民與內地居民享有同等社會福利待遇、提供專業人士資格互認,以及搭建創業服務平台三大方面。過去困擾港人北上發展主要有幾個問題:一是港人的「國民待遇」問題;二是香港專業資歷與內地的互認問題;三是港人北上就業、創業所面對的各種行政問題。這24項鼓勵措施,正是針對港人北上困難的對症下藥舉措,為港人提供「國民待遇」,推動愈來愈多專業資歷可以與內地互認,讓香港專業人士更方便到內地執業;大灣區各城市更為港人北上就業、創業提供各種支援平台,包括資助及各種諮詢支援。這些都反映中央十分重視港人特別是青年北上發展的問題,並且逐一作出解決。
善用「近水樓台」優勢
黃副主任更透露,未來中央還將研究在前海及南沙建設創業基地、將港澳藝術人才納入國家職業評審範疇、允許香港中醫師到內地公立醫療機構就業,以及放寬香港法律界的內地市場准入等,為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創業就業提供機遇。這些措施將為不同專業、不同範疇、不同背景的青年提供更大的機遇和空間,大灣區的大門將愈開愈大,香港青年投入大灣區發展將大有可為。
香港青年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,思想靈活,有創意,更具有國際視野,在大灣區發展中具有一定優勢,當前關鍵是如何把握大灣區這個百年機遇,利用好「近水樓台先得月」的優勢。我認為有兩點必須重視:
一是要有急迫感,要以時不我待的決心投入大灣區發展。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宣講會上提到:「市場經濟,競爭激烈,不進則退,慢進也是退。」黃柳權副主任也強調「蘇州過後無艇搭」,都明確提醒香港要抓緊機會,特區政府固然要及早推出政策深化兩地合作,香港青年也應坐言起行,參與大灣區建設,如果一味坐而論道,瞻前顧後,灣區建設不等人,恐怕將「蘇州過後無艇搭」。
二是香港青年要北上發展,除了要發揮自身優勢外,更要做到「理念對接,思路對接。」需要建立戰略思維和宏觀視野,準確掌握國家發展戰略,將眼光放遠,不應只顧及香港,更要放眼大灣區、放眼整個國家市場。大灣區已經為香港鋪路搭橋,香港青年將大有可為,關鍵是如何把握,不負國家機遇,不負中央期待。
香港青年聯會副主席
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兼青年委員會主任
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主席
王紹基太平紳士
原文轉載自《文匯報》2021年9月4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