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媒體中心

新聞稿
榮譽顧問王惠貞:上下同欲齊心抗疫共渡難關
本港躲不過第五波疫情入侵,變種病毒 Omicron極速擴散,全城風聲鶴唳,疫情威脅迫在眉睫,堵塞防疫漏洞刻不容緩,更人人有責,政府和社會各界都不能心存僥倖,不能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只有當機立斷採取大規模、更嚴格的防疫措施,包括進行全民強檢,力爭迅速把疫情穩住,才可讓市民過個平安年。
本港過往曾經有外地船員及機組人員獲豁免檢測的安排,觸發第三波疫情。對此,本港專家、媒體高度警惕,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前一再呼籲,要檢視、堵塞機組人員豁免檢測安排的漏洞,以免重蹈覆轍,可惜不幸言中。另外,違反限聚令、不掃「安心出行」的人士,對疫情反彈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;有部分市民始終對接種疫苗抱懷疑抵觸心態,置自己於染疫的巨大風險之中,更令本港難以構建防疫屏障。諸多防疫漏洞未能及時彌補,導致新一波疫情再來。香港過去一年的抗疫努力付諸東流,早日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希望落空,代價巨大,教訓深刻。
痛定思痛,亡羊補牢,全社會都要明白,防疫是共同責任,本港控疫失敗,無人能獨善其身,全港各行各業、廣大市民都淪為輸家。有估計指,此次疫情包括飲食業在內各行各業損失高達百億。疫情威脅當前,怨天尤人無補於事,全社會必須摒棄互相抱怨指責,唯有齊心協力、行動一致,才能盡快遏止疫情,這才是最符合全港各界利益的正確態度,才能最有效地保障市民健康安全。
堵塞漏洞 人人有責
目前疫情已在社區擴散,出現多個不明源頭確診個案,防疫人人有責,政府官員、立法會議員、公眾人士更要做好社會示範,汲取教訓,引以為戒,守法依規支持配合政府防疫。政府快狠準收緊社交距離限制,減低疫情擴散的速度,值得支持,但仍需檢視、強化防疫措施,例如落實「安心出行」實名制、增設追蹤功能,在防疫追查溯源上是必不可少的,政府也必須打破所謂擔心洩漏私隱的迷思,避免追查病源費時失事;目前病源火頭遍布,單靠對涉事大廈的強檢,效果不理想,亦不足夠,近日內地深圳、天津等大城市也出現零星疫情,立即展開全民檢測,迅速排查、截斷傳播鏈,這是內地行之有效、運作成熟的防疫機制,值得港府參考。
採取更多更嚴措施控疫
本港的檢測能力、社區管理、民生物資保障或許還滿足不了全民檢測,但事在人為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本港以往推廣強檢、接種疫苗,也曾遇到不少困難和阻力,但在中央大力支持,特區政府迎難而上,廣大市民配合下,最終也順利落實,幫助香港遏止了多輪疫情。
如今中央一如既往支持本港抗疫,只要全港上下同欲,齊心抗疫,採取更嚴謹的措施盡快補缺堵漏,加強追蹤排查,切斷傳播鏈,同時敦促市民積極接種疫苗,尤其是提高長者、青少年的接種率,增強這些人群的免疫力,有助本港構建更嚴密防疫屏障,更好地保障市民健康安全,讓市民平安過年,也為盡早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創造有利條件,讓香港再次安然渡過難關。
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
九龍社團聯會會長
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榮譽顧問
王惠貞女士GBS SBS JP
原文轉載自《文匯報》2022年1月11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