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 媒體中心

%E7%B4%85%E8%89%B2-Logo_jpg_edited.jpg

新聞稿

副會長龐朝輝:錯判形勢 埋第5波疫情禍根

紅色-Logo_jpg.jpg

自2022年開始,本港抗疫似乎流年不利,成功抵抗之前4波疫情的專家們及政治官員,對第5波疫情下的不堪一擊始料不及;而其實禍根早已種下,包括年多以來長者以至整體接種率偏低、外防輸入一直存在漏洞卻視而不見,加上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、輕視疫情數學模型等。

事實上,香港人對疫情的敏感度並不低,自疫情初期已全民戴口罩,各種社交距離措施也盡量配合;兩年多過去,觀乎政府一路投入的資源、各界人士所付出的抗疫力量、以至經濟上的損失,已不能再合理化抗疫的一塌糊塗。

經歷種種限制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,以至停課、停工、失業、經濟衰退等現象,再捱得的香港人也積累前所未有的怨氣,認定港府散盡家財卻一事無成,可能成為繼2019年黑暴後本港另一場巨大的政經危機。

錯過最佳接種時機 院舍大爆發
相信不少市民對本港現時的防疫策略均有不滿,但政治環境的轉變,令反對派銷聲匿迹,泛民支持者或移居外地、或變成沉默的一群,留下來的建制派多以維護國家大局為重,明知疫情應對不理想,亦只有盡量默默調撥地區資源協助抗疫,但一眾官員藥石亂投的抗疫策略,已達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。

首先,港府有一年多時間提升長者及兒童疫苗接種率,而本港安老院舍擠迫,雖然本港平均壽命是全世界最長,但有慢性病的長者亦為數不少,港府在疫情初期採取自願接種,卻遲遲不提高接種意慾,明顯忽視疫情對長者造成影響的嚴重性;到第5波疫情來臨,大部分院舍均出現爆發,可接種率仍低,加上疫苗產生效果需時,令不少染疫長者缺乏照顧,甚至因失救而死。

4月可控疫? 提早暑假無理據
港府一向以「外防輸入,內防擴散」為基礎、以「動態清零」為目標,但第5波疫情爆發下,再重申這些目標已變得過時,甚至顯得對疫情不求甚解;香港已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地區,很多來自海外國家的遊客,對香港仍實施入境14天檢疫覺得匪夷所思,除了花費大量公帑,亦嚴重擾民,充分暴露出本港防疫策略毫無方向的一面,缺乏打仗思維及居安思危的危機感,盡管武器兵力再多,也難免錯失良機、人仰馬翻。

至於兒童方面,內地早在去年已迅速為3歲以上的小童接種科興疫苗,香港專家們卻一直對小童接種的數據不置可否,在考慮小童接種的安全性上,明顯沒有考慮到香港可能出現爆發的數學模型,錯過最佳接種時機。

相信特首最初以為,全民強制檢測是本港控疫的「尚方寶劍」,預先準備停工停課,卻換來內地專家當頭棒喝。以現時疫情發展,當疫情高峰過後,高危人士將傷亡慘重,社區亦將有6至7成人感染,造成天然免疫,加上疫苗接種已超過9成,再大費周章進行全民檢測,其實是勞民傷財;既然如此,政府現時無把握4月底可控制疫情,那所有莘莘學子提早放暑假的理據何在?

種種對形勢的錯判,造成今日香港的疫情,香港難得有祖國的大力支持,但疫情仍擴散至如斯狼狽田地,更顯特區政府抗疫上的不濟;我們實在並不需要外界報告佐證,本港抗疫的成績表,市民早就了然於心。

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
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副會長
龐朝輝醫生MH
原文轉載自《經濟日報》2022年3月19日

版權所有2025 @ 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