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媒體中心
新聞稿
副會長龐朝輝:配合動態清零 防疫策略須更嚴謹
最近一星期,本港新冠病毒感染數字爆發性上升,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,在葵涌邨更出現大規模感染及傳播,令當局決定封鎖其中兩幢大廈以及實施禁足令,防止住客離開住所。
事後證明今次封邨的決定是正確的,在短短數天,葵涌邨已有高達300多宗新增個案,其中逸葵樓由於早前個案持續增加,禁足令更需要延長。
隨着封邨及強檢同時實施,新增個案除了首天急增,往後數天已逐漸平穩甚至下降,反映禁足令使相關大廈的人流下降,減少公共地方環境污染造成傳播的風險,人傳人風險亦有所降低。但是,一旦大廈內有住戶染疫,與其一同家居隔離的家人感染風險很高,加上透過患者排洩物經喉管造成垂直傳播的風險不容忽視,被禁足的居民難免擔驚受怕。
另外,居民要每天進行檢測,當感染者排隊或經過公眾地方時,可能會傳染其他輪候居民,故現時安排雖可減輕竹篙灣或世博館檢疫中心的負荷,甚至有人認為家居檢疫對檢疫人士來說相對較易接受,但對於被困在大廈內的居民來說,檢疫地點的傳播風險並未降低,檢疫時間亦有需要適當延長,以期截斷傳播鏈。
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性十分高,當局有必要以更嚴謹及前瞻性的追蹤,以配合「動態清零」政策,否則就算能避免個案爆發性增加,卻無法杜絕隱形傳播鏈在社區紮根,以致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小型爆發。
防控變種毒疫情 屢現瓶頸
事實上,雖然當局採取嚴謹的個案追蹤以及隔離政策,加上檢測人均數量於全球名列前茅,但由於現時「安心出行」程式無追蹤功能,在檢測效率及人員數量上亦未能大幅度增加,單靠香港本土醫護人員並不足夠進行全民檢測;加上政府在檢測上採取「應檢盡檢」的大原則,而非強制全民檢測,檢測要求上亦較依重黃金標準的PCR基因檢測而不是病毒抗原快速檢測,種種瓶頸令控制Omicron疫情略顯力有不逮之感。
故此,現時坊間有建議採取與外國一致的「與病毒共存」策略,待有計劃地為兒童和長者積極安排接種疫苗,到達9成以上接種比率,加上在疫苗有效的空窗期內,盡早採取「疫苗氣泡」,適度有為地「與病毒共存」。
所謂適度有為,當然並非如英美等國般的「躺平」策略,而是指控疫目標不再是「清零」,取而代之是容許正常活動,輕症者採取居家隔離及追蹤監察、適當隔離密切接觸者、高危人士及長者則於隔離病房進行監察治療。顯然這會與內地現時的控疫政策背道而馳,但同時有機會與世界各地構建「疫苗氣泡」,令香港的外向型經濟重現起色。
積極收緊策略 助推動通關
如政府當局堅持以「動態清零」為最終目標,推動與內地通關,當局則需要積極收緊現有防疫策略。以現行策略,把一波疫情控制下來的時間較內地為長,一旦有個案走漏,熔斷機制將令兩地通關即時中斷;控疫策略與內地不一致,加上遇上傳染力高的Omicron病毒,通關恐怕遙遙無期。
如控疫措施不夠徹底,之後往往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將疫情壓制,但嚴格措施實施太久,亦會令市民普遍產生抗疫疲勞,影響抗疫意志;如經濟活動停頓過久,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定必更大、更深遠,市民怨聲載道,或會影響政府施政及支持率。
今年是特首選舉關鍵年,由抗疫引發的政經動盪,必定是候選人最頭痛的問題,更有機會牽動中央決定來屆特首的盤算。
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
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副會長
龐朝輝醫生MH
原文轉載自《經濟日報》2022年1月28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