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 媒體中心

%E7%B4%85%E8%89%B2-Logo_jpg_edited.jpg

新聞稿

副會長龐朝輝:強檢猶豫不決 恐削抗疫效果

紅色-Logo_jpg.jpg

本港爆發第5波疫情,市民正面對兩年抗疫之路以來最嚴峻的考驗,單日確診數字日前已突破5萬宗,眾多專家均指疫情尚未見頂。根據香港大學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直播疫情有機會接近百多萬人遭殃,以及數以千計的市民死亡。

政府在這波疫情一再錯失最佳時機,初期以為採取最嚴厲社交距離措施,便足以控疫,亦曾估計農曆新年前便可輕易壓制疫情;雖然初期防疫稍見成效,例如在望月樓群組以及葵涌邨能及時圍封強檢,找出垂直及橫向傳播,但由於醫護及檢測人手嚴重不足,亦沒有前瞻預測人手需求,加上檢測程序繁複,經私人化驗所檢測後要由政府化驗所再複檢,導致疫情爆發後核酸檢測大落後,甚至長達一星期才有結果,以至就算市民冒寒冒雨排隊接受強檢,亦無法阻止社區爆發。

而且,面對檢測量嚴重不足,政府卻遲遲未肯以快速抗原測試代替核酸檢測,趁疫情還未大爆發時盡快撲熄火種,以及利用農曆新年假期的黃金時間,為全港盡快找出陽性個案並隔離。
未有前瞻「加辣」 疫情爆發主因

眼看世界各地陸續爆發疫情,政府未有前瞻性加辣,容許新年期間家庭聚集和有限度公眾活動,亦是造成本港疫情幾何級數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在1月初推行的「疫苗通行證」,雖然有助提升疫苗接種率,但觀乎現時市面上的冷清境況,措施的實質用途不大;更諷刺的是,日前政府關閉「安心出行」程式的風險通知,亦不免引起香港市民質疑。

根據周二(1日)的7天平均數據,本港每百萬人口死亡個案已達8.69,較英國及新加坡的1.74及1.85高達5倍之多,反映醫療服務或未能適當地用在有需要的人士身上,出現延誤救治的情況。

本港醫療系統一向捉襟見肘,面對疫情爆發,醫護及政府並沒有能力應對突如其來的需求,而單靠病人自覺檢測、自覺隔離、自我治療的方針,恐怕沒有能力降低重症及死亡率,與習近平總書記早前所提及的「三個一切」及「兩個確保」,包括確保香港市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、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大相逕庭。

禁足無共識 滿天謠言現搶購潮
中國過去兩年多在抗疫上取得亮麗成績,除了控疫策略做到由上而下統籌一致、嚴謹細心,對失職官員採取零容忍政策亦是重點,以往在黑龍江、新疆、吉林、遼寧、雲南等都有官員因失職抗疫而被問責下台,令各省市各級官員均以最嚴謹方法嚴控各地疫情。

相反,現時港府控疫策略兵敗如山倒,如要待3月底才進行全民檢測,到時感染人數有機會高達200萬人,活躍陽性個案亦有可能達數十萬,就算能找到這數十萬患者加以隔離,其接觸者亦有機會繼續在社區播毒,令疫情無法控制;而根據現時各官員口吻,似乎政府仍未有共識應否封區禁足,滿天謠言難免令市民擔憂,各超市及日用品店已出現搶購潮。

政府的猶豫不決、舉棋不定,不但令人對香港官員失去信心,以政治思維左右抗疫的科學效果,恐令全民檢測變得沒效果,同時卻又勞民傷財,辜負了國家聯手抗疫的一番好意。

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
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副會長
龐朝輝醫生MH
原文轉載自《經濟日報》2022年3月5日

bottom of page